近期有传闻称,人形机器人领域知名独角兽企业达闼机器人正陷入危机,过去一年陆续出现欠薪,裁员状况。
达闼于2015年创立,全球总部位于上海,并在北京、成都等地设立分支机构。资料显示,2023年,达闼获得超10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
针对上述传闻,达闼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黄晓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公司业务的确遇到很大困难,为此进行了人员缩减,同时战略调整,聚焦人形机器人和云端大脑等业务,目前正在积极融资,拓展业务,并努力解决前员工的“欠薪”问题。
黄晓庆承认,2024年开年,公司确实遇到很多困难,科技行业整体融资压力越来越大,对此公司在2024年将发展战略调整为聚焦人形机器人,并做了一些战略性的优化和裁减,对北京、上海和深圳各地分公司都进行了一些减员。
“在这样的情况下面,我们的工作也确实受到很多影响。所以你们看到的很多情况,也代表目前我们公司的员工没有过去多了。”黄晓庆表示。他称,公司过去员工数在最多的时候有800多人,现在正式的员工有150多人,加上顾问有200多人,主要分布在北京、成都等3个地方,另外目前正在全面布局建设的天津基地,已与天津津南区签署产业投资落地协议,落地“具身机器人云脑操作系统平台”,建设“云端机器人应用训练场”,打造“人形机器人公版机总装线”。
黄晓庆表示,“我们对前员工还是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我们一定会在一定时间内、在来逐步解决离职补偿问题”,“现在真的就是需要时间解决,既要保证公司经营发展,又要逐步解决问题,绝大部分员工都非常理解。”
对于资金链断裂,黄晓庆回应道,2024年开年,达闼遇到很多困难。“在三年疫情期间,公司都没有减员。我们在疫情之后遇到的融资困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一些融资未及时到位和银行抽贷。当时的融资等外部环境都不太好,加上被美国实体清单后很多美元基金也无法投资,造成了我们那时候的现金流困境。”
最近几天,产业和市场就被朱啸虎“正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的消息搅起轩然大波。“我认为今天的人形机器人的产业,类似于2007年、2008年的智能手机产业,属于黎明时期。并不是要退场的时候,而是要积极进场的时候。”黄晓庆直言。
在黄晓庆看来,朱啸虎并不明白云端机器人的概念,“他没有想到,如果机器人装上了云端大脑,配置强大的AGI能力的智能体,加上强大的视觉模型,是我们物理世界的镜像。我认为云端智能机器人是达到人类智能的核心问题,如果实现了,我认为朱啸虎会改变观点。”
黄晓庆对记者透露,“2024年尽管现金流很紧张,我们通过开拓市场也实现了6亿元的收入,今年到2月底,我们待签约和准备签约的订单金额也达到了2-3亿元。这足以证明我们达闼机器人还在积极努力,正常营业,不断进取。”
黄晓庆称,“达闼只是中国众多科技创新民营企业的一个缩影,也是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先行者,科技创新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坎坷很正常,只要持续努力,砥砺前行,一定会成功。最后由衷期待社会各界能给予帮助、关心和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