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自研智驾芯片上车路测,部分计算性能超英伟达 Thor-U


晚点 Auto 获悉,理想汽车自研智驾芯片M100于今年一季度样片回片,迈过量产前的关键阶段。随后,M100在两周内完成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后续通过理想研发人员的压力测试。目前,M100已经小批量上样车做道路测试。

据了解,在处理不同类型的计算任务时,M100表现出特定的性能特点:如在运行大语言模型的计算任务时,1颗M100所能提供的有效算力与2颗英伟达Thor-U大致相当;而在处理卷积神经网络相关的传统视觉任务(如图像识别)时,1颗M100所能提供的有效算力可对标3颗英伟达Thor-U。

M100 预计明年量产上车。在此之前,理想仍将依赖其现有的两家合作伙伴——英伟达和地平线。与此同时,为保障自研智驾芯片项目的战略安全、避免破坏与相关厂商之间的合作关系,理想近期已加强对芯片部门的信息管控。

芯片研发耗资巨大,有知情人士称,理想为自研芯片项目规划的资金预算为数十亿美元。

一位接近理想芯片部门的人士曾告诉我们,理想智驾芯片的研发工作较为复杂,在 NPU (Neural Processing Unit, 神经处理单元)、SoC(System on Chip, 系统级芯片)等硬件之外,还包括软件的开发与适配等,“这实际上是一个好多层的解决方案”。

理想汽车 CTO 谢炎主要推动了这种软硬结合的研发策略。加入理想前,谢炎先后在英特尔、阿里巴巴、华为等公司工作,曾任 AliOS 首席架构师、华为终端 OS 部部长等职,拥有深厚的编译器技术背景。前述人士称,谢炎的目标是通过软件调度能力,更大限度地提升芯片硬件算力的利用率,从而在性能上实现对竞争对手的降维打击。

软硬结合并非易事。这背后是一项复杂的体系化工程,它不仅考验企业在算法、编译器和芯片设计领域的技术深度,还要求企业打破硬件瀑布式开发与软件敏捷迭代之间的壁垒,构建跨部门团队高效协同的工作流程。

车企自研智驾芯片和智驾算法模型采用的 Transformer 架构有很大关系。国产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商元戎启行创始人兼 CEO 周光告诉我们,早期智驾芯片的设计重心普遍围绕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优化,将来的芯片则一定会把对 Transformer 架构的原生、高效支持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对 FP4、FP6 等超低精度的优化上。

这样的技术变化趋势,也对各家厂商在芯片架构设计方面的前瞻性,以及软硬件联合调优方面的应变能力构成直接挑战。

理想在智驾芯片上采取 “两条腿走路” 的策略:一方面用外部方案确保当下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用自研芯片谋求未来的核心优势。

在售纯电车型中,理想倾向于搭载英伟达的高算力芯片,如旗舰 MPV 车型 MEGA、新款纯电 SUV 车型 i8 均全系搭载英伟达 Thor-U。据我们了解,在纯电 SUV 车型 i6 上,理想也有意全系搭载英伟达 Thor-U。

而在当前的销量主力 L 系列增程车型中,理想则沿用混合策略,即根据 AD Max 和 AD Pro 两个智能辅助驾驶版本,分别搭载英伟达 Thor-U 或地平线征程 6M。

理想自动驾驶研发高级副总裁郎咸朋曾告诉我们,理想自研智驾芯片的核心原因是:作为一颗专用芯片,它能够针对理想的算法进行特定优化处理,性价比和效率都很高。

“现在我们依然使用 Thor 芯片,是因为英伟达对一些新的算子支持比较好,算力也比较充足。VLA 方案目前处于迭代过程中,算法依然有变化的可能性。如果未来算法锁定,为了更好的效率和成本,大家都会考虑自研芯片。”


相關推薦

2025-06-28

好?肯定不知道。我们下一步肯定会芯片上车,我们全部自研了四合一的域控制器,我们就是为了掌握这个技术,为将来小米芯片上车做好准备”。(新浪科技)

2025-03-28

3月27日,理想汽车CEO李想在中关村论坛宣布推出自研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并表示理想星环OS将进行开源。 随后,李想在微博发文透露了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的原因。 李想称,自2020年下半年起,全球芯片面临芯片结构性短

2025-04-24

今年 3 月,理想汽车董事长兼 CEO 李想在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宣布,理想汽车自研整车操作系统 ——“理想星环OS”将全面开源,并于 4 月登陆开源社区,成为全球首个将整车操作系统开源的车企。 上周,理想汽车发布了「理想

2025-03-28

李想又抛了一个重磅核弹:理想汽车要开源汽车操作系统! 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在今天上午举办的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宣布理想汽车自研整车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全面开源,4月登陆开源社区,成为全球首个将整车

2024-11-01

TSMC)合作,设计并制造首款用于支持其人工智能系统的自研芯片,OpenAI 希望借此减少对单一芯片供应商的依赖,分散其芯片供应,并满足 AI 模型对高计算需求的支持。 OpenAI 的原计划是与台积电合作建立自主的芯片工厂,但

2023-11-09

计划,做出像高通8155车机芯片,地平线征程系列那样的智驾芯片计划? 龙芯目前主要做面向推理的AI芯片,形成CPU+GPGPU的最佳解决方案。 我相信,随着应用的拓展,龙芯芯片的AI应用会很普遍。   胡老师您好!请问20

2025-05-21

核心公司,涉及光学、存储、结构件等环节; 3) AI赋能智驾链条建议关注各细分赛道标的,包括高阶传感器、芯片及连接器供应商,如车载摄像头、激光雷达产业链相关企业。

2024-08-29

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小鹏MONA M03上市发布会上透露,小鹏自研的图灵芯片已于今年8月23日成功流片。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图灵芯片成为全球首颗同时应用于AI汽车、AI机器人和飞行汽车上的AI芯片。 据详细介绍,小鹏图灵

2025-07-30

专门用于生产特斯拉的下一代 AI6 芯片(注:特斯拉汽车智驾芯片),并称“其战略重要性毋庸置疑”。 马斯克还称,三星目前正在生产 AI4 芯片。台积电将首先在中国台湾地区生产刚刚完成设计的 AI5 芯片,然后在美国亚利

2025-07-02

,OpenAI 对外发布声明,否认了媒体有关其计划采用谷歌自研芯片的报道。 OpenAI 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尽管该公司正在对谷歌的张量处理单元(TPU)进行早期测试,但目前并没有大规模使用这些芯片的打算。 在人工智能领域,

2025-05-20

关注AR设备的进展。虽然当前设备的舒适度和功能还不够理想,但进步非常快。 语音、多模态(图像、语义、音频)的融合,正使得人机交互变得越来越自然。等到AR设备真正成熟,可能会迎来一个“iPhone时刻”,也就是下一

2025-05-09

昨晚,理想 CEO 李想现身最新一期《理想 AI Talk》,并透露了部分自己对于 AI 领域的想法。 主持人谈及「从 DeepSeek 身上学到什么」时,李想回答:「第一步一定要先搞研究」。李想进一步分析,研究跑通了以后研发效率会变得

2024-08-16

200余个产品优化和新增需求,迭代了9个版本、51次内测,自研了8款开发工具。每一次创新,都为了让deepin V23变得更好。 根社区生长,操作系统全栈自研矩阵 为了真正掌握操作系统发展权、上游社区主导权、供应链安全主动权

2025-04-16

市场高级总监,后加入小米。 此时,也正值小米最新的自研 SoC 芯片对外亮相前的关键时刻。2017 年,小米发布了自研 SoC 芯片澎湃 S1,小米正式成为全球继三星、苹果、华为之后第四家同时拥有终端及芯片研发制造能力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