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咨询公司 Gartner 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预计到 2027 年底,超过 40% 的 AI 智能体项目将被取消,原因是成本不断上升和商业价值不明确。
Gartner高级总监分析师 Anushree Verma 表示:“目前大多数AI智能体项目都处于早期实验或概念验证阶段,这些项目大多受到炒作的驱动,并且经常被误用。这可能会让企业忽视大规模部署 AI 智能体的实际成本和复杂性,从而阻碍项目投入生产。他们需要拨开炒作的迷雾,谨慎地制定战略决策,确定在何处以及如何应用这项新兴技术。”
Gartner 基于 3412 名受访者的调查结果显示,19% 的人表示其组织已对 AI 智能体项进行了大量投资,42% 的人进行了保守投资,8% 的人没有投资,其余 31% 的人采取观望态度或不确定。
许多供应商通过“洗牌”来炒作,即对现有产品(例如 AI 助手、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RPA) 和聊天机器人)进行品牌重塑,而这些产品本身并不具备实质性的智能体功能。Gartner估计,在数千家 AI 智能体供应商中,只有大约 130 家是有真材实料的。
“大多数 AI 智能体方案缺乏显著的价值或投资回报率 (ROI),因为目前的模型还不够成熟,无法自主实现复杂的业务目标或持续遵循细微的指令。”
Gartner 预测,到 2028 年,至少 15% 的日常工作决策将通过 AI 智能体自主做出,而 2024 年这一比例为 0%。此外,到 2028 年,33% 的企业软件应用程序将包含 AI 智能体,而 2024 年这一比例还不到 1%。
在早期阶段,Gartner 建议仅在能够带来明确价值或投资回报率 (ROI) 的情况下才应采用 AI 智能体。
“为了从 AI 智能体中获得真正的价值,组织必须专注于企业生产力,而不仅仅是增强单个任务。他们可以先在需要决策时使用 AI 智能体,在日常工作流程中实现自动化,并在简单检索时使用助手。这关乎通过成本、质量、速度和规模来推动业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