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软件所提出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新模型


近日,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集成创新中心研究团队在智能合约漏洞检测领域取得进展,提出了一种基于精准计算的检测模型,显著提升智能合约漏洞检测的准确性与可解释性。相关成果论文Smart-LLaMA-DPO: Reinforced Large Language Model for Explainable Smart Contract Vulnerability Detection被CCF-A类软件工程领域国际顶级会议ISSTA 2025接收,第一作者为博士生于磊,通讯作者为杨立副研究员与张凤军研究员。

随着区块链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智能合约的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当前智能合约的漏洞检测普遍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现有数据集覆盖漏洞类型有限,且缺乏高质量解释标注,导致模型难以精准学习漏洞模式;二是大语言模型对智能合约语义理解不足,易出现误判或解释逻辑错误,难以满足实际漏洞检测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研究团队提出一种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新模型Smart-LLaMA-DPO。该模型首先基于持续预训练方法,嵌入智能合约语法、安全模式等专业领域知识,创建具有高质量解释标注的数据集。然后以精准计算为核心,即采用监督微调与直接偏好优化策略相结合的多阶段训练方法,通过工程师在漏洞检测中的实践反馈,迭代优化模型输出,确保模型对智能合约语义的充分理解,提升漏洞定位与解释的精准性。此外,还引入了开源大模型进一步训练Smart-LLaMA-DPO,并支持私有化部署与自动化更新。

Smart-LLaMA-DPO模型框架图

研究团队在以太坊、Hyperledger Fabric等主流区块链平台的智能合约公开数据集上进行了大规模测试。实验结果表明,Smart-LLaMA-DPO在重入漏洞、时间戳依赖等复杂场景下的误报率相较于最先进模型DMT仍分别降低了6.18%和1.46%,生成的漏洞解释在正确性、完整性和清晰度方面均获得81.15%以上的人工评估专家认可,相关代码与数据集已面向学术界和工业界开源。

Smart-LLaMA-DPO和各模型实验效果对比

目前,研究团队正与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推进技术转化,针对金融、供应链等场景开发定制化检测工具,构建智能合约漏洞知识图谱与自动化修复建议系统,助力实现企业智能合约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相关链接

  • 论文地址:https://yangli8953.github.io/issta2025-ae-paper11.pdf
  • 论文代码与数据集地址:https://doi.org/10.5281/zenodo.15200616

相關推薦

2023-02-10

,希望与我们更密切地合作,或者希望进行测试和试用、提出建议或 bug,请发邮件至 narrows @ vmware.com。 内容来源|公众号:VMware 中国研发中心

2025-04-01

。新拨款申请的重点领域包括: 软件补丁:利用人工智能来检测和修补漏洞。 模型隐私:增强稳健性,防止意外暴露私人训练数据。 检测和响应:提高针对高级持续性威胁的检测和响应能力。 安全集成:提高人工智能

2025-03-26

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并作出了“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等具体部署。 IDC等机构认为,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1037.3EFLOPS,并在2028年达到2781.9EFLOPS。

2025-04-02

垂直领域的创新产业集群。 2024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奠定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战略基础地位。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

2023-10-11

的基础设施。 九章云极DataCanvas公司董事长方磊表示,自提出“云中云”战略以来,公司以AI基础软件为载体,持续将AI能力嵌入千行百业的云生态中,成果显著。此次推出的“算法+算力”一体化服务,是抓住市场中算力的巨大

2024-10-19

来自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及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温馨博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青年讲师毛竹青等就开源创新的理论内涵、分析框架及其对数字经济的推动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温馨博士

2023-04-02

解能力,NGPTL++ 可以对程序员编写的代码进行智能审查,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开发者更好地遵循编程规范和最佳实践。 交互式编程助手:NGPTL++ 提供了一个基于 GPT-4 的交互式编程助手,帮助程序员在编程过程中解决问题、查

2023-03-02

术创新提供了“北京贡献”。同时,他对于大模型的发展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要抓住大模型发展机会,保持定力,强化基础。要聚焦源头,创新底层技术,大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抢占制高点。二是应用导向,推动大模型应用

2024-08-16

团副总裁张修枫在会上表示,AI 爆发对数据中心能源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方通过在大模型托管、Al 算力等领域的技术和商业赋能,共建双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和开源技术领域的发展与合

2024-09-21

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中国市场的用户提供更加强大、更加智能的工具和解决方案,共同开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智能开发新时代。” 图:JetBrains中国区总裁李玥萱 阿里云智能集团资深副总裁、公共云事业部总裁刘伟光表示:

2025-04-09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与中科紫东太初团队联手推出了一种新方法 ——Vision-R1,利用类 R1强化学习技术,显著提升了视觉定位的能力。这个方法不仅在目标检测和视觉定位等复杂任务上实现了50% 的性能提升,甚至超过了参数

2024-07-11

发展。“大模型的发展使互联网又迎来了新的春天。”他提出,不论是传统的创业者还是人工智能时代涌现出的新创业者,都应该继承互联网创业精神,像鲶鱼一样把互联网产业的“水”搅动得更“活”。 作为“企业家网红”

2024-08-10

openKylin 2.0版本上线了一系列实用的AI功能,包括AI助手、智能文生图、智能模糊搜索、智能剪切板、智能数据管理等,标志着智能交互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探讨前沿科技发展新趋势 多位专家精彩分享 开源社联合创始人陈

2022-10-01

技术研究和创新。其中,9月份社区新增SIG小组9个,覆盖智能应用、基础硬件、云端融合、人机交互、互联协同等领域,目前共计有47个SIG组在运行,并在新需求开发、软件自主选型、遗留bug修复、社区基础设施平台建设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