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E 历来以资源密集型、外观丑陋和 bug 过多而饱受诟病,前两个问题都已作大量优化, bug 问题却迟迟未处理。因此,在 KDE 2022 路线图中,KDE 开发人员 Nate Graham 提出了一个 “15 minutes bug”计划,该计划旨在消除 KDE 的一些简单但又随处可见的 bug —— 这些 bug 在一位新用户使用 KDE 的前 15 分钟以内就会出现,因此被称为 “15 分钟 bug”。

“15 分钟 bug ”计划收录的 Bug 包含以下十个特性,越符合下述标准,Bug 修复的优先级就越高:
- 会影响 KDE 的默认设置
- 100% 可重现
- 一些基础元素不起作用(例如,点击一个按钮时啥都不发生)
- 一些基本元素的视觉效果不对劲(例如“korners”错误)
- 导致用户被锁定在系统之外(比如空密码不能解锁屏保)
- 导致整个会话崩溃
- 需要重新启动或终端命令才能修复
- 目前没有解决方法
- 属于最近的回归
- 有超过 5 个重复的错误报告
通过 KDE 的 bug 列表页可看到,该计划目前包含 55 个正在解决/待解决的 bug 。比如重新登录会导致鼠标指针黑屏、恢复 Firefox 时产生空/透明的窗口、桌面图标的位置有时会在重启时打乱...这些小 bug 虽然没有什么系统崩溃或者安全风险,然而它们大大降低了用户体验,让 KDE 的风评饱受影响,也直接导致了用户流失 —— 天天被 Bug 折磨,说不定哪一天就换个桌面换个心情。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 bug 的修复期限尚不能保证,且该计划所收录的 Bug 范围限制在 KDE 的 Plasma 和与 Plasma 一致的软件中(例如 KWin、系统设置、Discover),因为人手/资源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