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从计算机科学(CS)转型做设计的人,我想分享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从系统思维开始
工程师们对此已经很熟悉了。设计,只不过是为人类和我们的感官(而非机器)打造的系统。如果你还没读过,可以去读一读《系统之美》(Thinking in Systems)。
学习基础知识
人类经过几个世纪的进化,已经形成了一套用于视觉化呈现和接收信息的系统。即使是命令行界面(CLI),也无法避开这些法则:
字体排印 — 从 Jost Hochuli 的《Details in Typography》开始。 色彩基础 — 从 Josef Albers 的《色彩构成》(Interaction of Color) 开始。 网格系统 — 从 Josef Müller-Brockmann 的《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Grid Systems) 开始。
视觉层次、阅读节奏、符号与概念系统、动效、无障碍设计…… — 随着实践,你会掌握更多。
敞开你的双眼和大脑
观察你周围的事物,无论是数字世界还是自然界。观察万物中的美与共通之处,思考它为何被设计成这样。在你的观察、思考和创造之间建立联系。打破僵化、线性的思维,释放自己。凝望天空,放空自己。洞悉万物。
然后,放手去创造
既然你已经开始留意,那就试着去改进事物,先用你自己的方式。重新设计你日常使用的应用。逐像素地复刻你喜爱的设计——这样一周学到的东西比你看几个月理论还多。然后,将你的作品分享给他人,获取反馈,并为更多人设计。
关键心态转变:感受先行
停止为计算机优化,开始为人类优化。工程师考虑的是边缘情况(edge cases)和错误状态,而设计师考虑的是理想路径(happy paths)和情感体验。对人类来说,最终的感受以及事物如何融为一体,远比边缘情况重要得多。
工具没那么重要
Figma 是行业标准。一个周末就能学会(它基本上就是可视化的 Flexbox)。你可以用 Cursor 这类工具来拆解现有设计系统并制作原型,研究它们是如何构建的——前端技术在这里大有可为。
最重要的一点:通过约束找到你自己的设计语言。 选择一款出色的字体,一套有限的调色板,然后用它们做出 10 种不同的布局。约束催生创造力。而迭代是达成目标的途径。
优秀的工程师已经理解系统、逻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只需将这些能力应用到人的概念和问题上,而不是技术问题上。
从明天开始。重新设计你的个人网站或一个简单的应用。完成它,分享它,不断重复。
原文:x.com/ryolu_/status/1952759102058242253